学校要闻
以问题为导向 以实效促发展——陈光荣副校长带队赴省内多所高校调研
为深入贯彻2025年学校高质量发展暨春季学期大会精神,破解人事改革发展瓶颈,汲取兄弟院校先进人事工作经验,3月7日、3月13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光荣带队,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饶丽娟及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先后前往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兄弟院校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坚持“带着问题出发、瞄准痛点取经、收获经验落地”的原则,聚焦岗位设置与聘用、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管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激励制度建设等核心议题,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精准把脉:带着问题清单“走出去”
基于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就岗位设置方案优化及职工岗位晋升与聘用管理实践,职称评审工作(如外送评审、以考代评、单列人员的推评条件和推评指标设置;破格晋升条件设置等),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考核及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与培训等,教职工激励制度建设(成果奖励、绩效分配等)。其中,在岗位聘任方面,重点了解对象范畴及其双肩挑、双线晋升人员及离退休不满一个聘期人员的竞聘做法,了解各岗位的竞聘原则。
人力资源部系统梳理了当前工作面临的5大类10项重点问题,例如:如何优化岗位设置方案、如何职称评聘推评指标和条件如何设计、“双师型”教师如何培养、如何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如何深化二级绩效分配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量身定制差异化调研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学习。
二、深度碰撞:在交流中寻“破题之钥”
调研过程中,与兄弟院校分管人事校领导、人事负责人、科室及业务负责人等深入交流。在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学习其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开展方面的优秀做法,以及教师赴企业实践与产业人才入校执教“双通道”机制。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重点了解了以落实教师分层分类评价改革为切入口,联动绩效改革、揭榜挂帅和绩点银行等创新机制,建立“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机制;通过“广轻大学”平台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构建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培训体系,为我校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机制,构建了“师德为先、业绩导向、量化考评”的一体式教师评价体系,将服务企业、产业等融入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考核评价的权重指标设计,引导广大教师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了其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领衔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面的经验及其绩效考核与分配改革的实践举措,双方并就支部共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三、收获转化:带着经验清单“促落地”
调研结束,陈光荣副校长强调,要把调研收获转化为具体行动,建立“学、思、践、悟”闭环机制,学以致用,加快推进第二轮岗位聘任、职称评审、成果奖励等深化改革工作。
此次跨区域、多层次的高校调研,为我校人事工作搭建了校际合作新桥梁,推动了我校以更开放的视野破解发展难题。人力资源部将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定期组织干部带着“问题台账”外出取经,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破,为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调研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调研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调研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调研